2014年9月22日 星期一

LSR-305 設計探討


PCB of LSR305
前一陣子在 gearslutz 看到 TobyToby 對於 LSR305 的解說,赫然發現這對便宜的主動喇叭居然在電路上也頗為用心,採用了數位分音的設計。輸入訊號透過一顆  Cirrus Logic CS5341 ADC 轉成數位訊號,是照片中間那顆小小的 IC27。ST STA350BW 處理數位分音和 PWM Class-D 的輸出,是右邊那顆比較大的IC28,我其實蠻驚訝 STA350BW 居然不用任何散熱片。也因為是數位分音,高低頻的增減旋紐是直接控制 STA350BW,音量旋紐也是直接調整數位音量。

因為是數位分音,輸入音量要越大越好,這樣才能保留原始訊號的動態範圍,使用者應該要用喇叭後面的音量旋紐調整到適當的聆聽音量。LSR305 的輸入有兩個選擇:-10dBV 或是 +4dBu,前者的最大輸入電壓是 +6dBV,對應是 2 Vrms 的紅皮書 CD 輸出電壓。後者的最大電壓是 20.3dBu,對應是 8 Vrms,大概只有專業級的錄音器材能輸出這麼高的電壓。

數位分音也解釋了為什麼我之前的經驗是 DAC 的音量要開得很大聲音才好,如果 DAC 輸出的音量太小,後端又是數位分音,那音樂的動態會整個不見!

照 TobyToby 所言,他用 -10dBV 的檔位接上專業錄音器材,以取得更大的音量和更好的動態範圍。依照他的經驗,說明書上標示的並不是絕對最大的電壓。但是我想這還是要用校準用麥克風,檢查 0dBFS 波型是否有被上下切割,才是比較準確的驗證方式。

右邊那四顆黑黑高高的就是輸出電感,為 Class-D 輸出級最重要的一個元件。也可以看到喇叭內部只是用最基本的紅黑線,接頭也是非常簡單的壓力接觸,沒有焊錫。重點是原廠出來的接頭有的鬆有的緊,我全部拆下來自己用尖嘴鉗調整開口距離,增加接觸時的壓力。

既然都拆了,我也嘗試了 Amazon 網友 NotaSecondTime 建議的改裝。這是個不用動到焊錫的簡單改裝,但是我嘗試過後看法和他略有不同,照片整理一下之後再發一篇文。

2014年7月6日 星期日

音場定位精準的低價位監聽喇叭: JBL LSR-305

東西最怕比,喇叭也是。

我的 Tannoy Reveal 601p 是近場監聽喇叭,使用上頗為滿意,自然會注意下一代的產品 502a ( Tannoy 新一代的監聽喇叭 Reveal 沒有六寸也沒有被動的了),首先注意到的是低頻的規格,我的 601p 才標示到 63Hz,502a 的單體直徑比較小,卻標示到 49Hz!難不成是用上了什麼外星科技?Tannoy Reveal 一向都是鋁盆低音單體,我想在剛性上已經是遠優於 PP 或是紙盆單體了,有什麼東西更輕更強又便宜?


抱著這個大問號,發現在討論區上的主要競爭對手是 JBL LSR 系列,兩者都是主打音場定位精準,對於擺位的要求比較低。其中我尤其注意那個 LSR-305,低頻竟然標示到 43Hz!外星科技已經進駐所有喇叭製造商了嘛?進一步對這系列喇叭研究,發現特色是那個高音號角。和傳統號角的差異是,這個號角顯的非常短,而且多個一些凸起的部份,外觀上會讓我想起量測天線用的標準 Ridge Broadband Horn。這個技術是從 JBL 頂級 M2 監聽喇叭下放的技術,這可是一對兩萬美金的喇叭耶!又注意到 LSR-305 是和 Harman 合作的產品,這是眾多聲學心理學研究的出處啊!Floyd E. Toole 大名鼎鼎,我之前才從他們的網站下載了些論文回來研讀呢,到此我對這組喇叭已經很有興趣了。


除了輻射場型的控制手法不一樣 (橢圓凹槽波導 + 大導角 vs. 短號角),電路設計上這也是兩組非常不一樣的喇叭。601p 的被動分頻點是 2.3kHz,沒有強調是哪一種架構,有鑑於他這麼便宜,我猜是二階的架構。LSR-305 則是主動 LR4 設定在 1.725kHz。LR4 是一個全頻域都同相位相加的電路架構,稍微美中不足的是時域的波形會不夠完美,LR2 則是一個在頻域和時域論上非常漂亮的解法,缺點是衰減幅度沒那麼多。要使用二階還是四階,這是屬於喇叭設計師的工作,重點是在兩顆單體在負責的頻率之外,是否有誇張的共振和失真,如果有些這種共振的話,用高階數的濾波器是標準解法,有些時候甚至要加上 Notch filter。


趁著 Amazon 之前特價 LSR-305 一支 $119,我就下手了。收到的第一個感想是好小好輕,主動的設計好方便,拿兩條 RCA 轉 TS 的線就可以開始唱歌了,不用擔心裸版擴大器那堆喇叭線、訊號線、和電源線。擺在原先 601p 的位置上,覺得人聲好像沒有那麼動人?但是又沒有仔細的 level amtching 再比較,不排除是這個主動喇叭的增益沒有我之前的裸板擴大器來的高,因為音量差異造成的誤解。

反正 Amazon 可以退,就擺著給他唱一陣子吧。聽大編制的音樂,感覺定位好像有比較精準一點,但是總覺得聲音欠缺點什麼。直到有一天把 USB DAC 的音量開到最大、喇叭後面的音量也調到最大,才赫然發現原來聲音裡面的資訊這麼多!各個樂器組之間的定位、各個樂器音色之間的搭配,都在 Ravel 的展覽會之畫裏面一覽無遺。

錯愕之餘把 601p 擺回去,一開就知道聲音沒有 LSR-305 平衡,聽沒多久就把他關掉換回 LSR-305 了。但是兩對都是號稱 on-axis 平坦的監聽喇叭,也許是和我的客廳搭配的問題,畢竟我的左聲道離牆比右聲道近很多,喇叭離後牆距離也都不遠,房間當然也沒啥吸音或是散射處理。

至於 LSR-305 為何大音量的表現好這麼多,我沒有答案。一個可能是聽覺上真的需要這麼大的音量,另外一個可能是 PP 單體在小音量表現不好,我會這樣打 PP 單體的槍是因為 Lynn Olson 嫌這種單體中頻表現不佳。但是要透過這樣兩對喇叭就比較鋁盆和 PP 的差異,真的是十分簡陋:分頻點不同、階數不同、不同的高音單體、不同的高音單體輻射場型。所以我的猜想很有可能是有問題的,但是現階段我沒有能力驗證啊...


最後讓我回答這篇文章一開頭的問題,是出現什麼外星科技又進一步改善低頻表現了嘛?

答案是 601p 標示的是 3dB 頻率,但是 502a/LSR-305 標示的是 10dB 頻率,所以這些喇叭都需要重低音才能正確播放像管風琴的極低頻,很可惜的沒有外星科技直接改變喇叭設計。


ps. Lynn Olson 的 A tiny history of high fidelity 非常值得一看。

2014年6月15日 星期日

低價位的精準耳機:Apple In-ear 耳機 + 串接電阻

Rin Choi 非常豐富的耳機量測 blog,看到了他對 Apple 2012 九月和 iphone 5 一起出的改版耳道式耳機:ME186LL/A 的評價,頻率響應的量測結果非常好,如果串接電阻來控制低頻的的話,幾乎是監聽耳機水準。改用 Sony Hybrid tip 似乎也有助於延伸高頻的頻寬。

主要的缺點是 3KHz 有約 2% 的失真,但是串上電阻會改善。因為我很少聽大音量也不是低頻控,就在 ebay 上找便宜賣家衝了。電阻的話 head-fi 的這篇討論有人推荐 Cowon Liaail,電阻值根據日本 blogger 的量測結果是 33 ohm。

買這隻耳機要注意的是 Amazon/Ebay 上還是很多舊版的在販售,主要的差異是新版的線控比較圓潤,原廠的盒子也略有不同,線控放中間的是新版的。


我的播放器材有之前為了聽音響買的 UCA-202,還有 HTC New One。前者 3.5mm 的輸出阻抗有 47ohm,搭上這隻耳機反而是優點,能進一步達成總共 80 ohm 的串接電阻來降低非線性失真。HTC New One 的輸出據說阻抗是 2ohm,可以作為不串接電阻的對照組。

首先試聽頻寬來確定耳塞到底有沒有差異。UCA202 接上 Cowon 和 ME186LL/A,分別使用原廠耳塞和 Sony Hybrid 耳塞來聽 1/3 oct 的 pink noise的時候,我注意到的是在 8KHz 的時候原廠耳塞會凹陷,這個聽力測試的結果和 Rin Choi 的量測結果一致。舒適性和氣密性而言,Sony 比較舒服但是我的右耳比較難調整到氣密的狀況。這隻耳機也不用刻意的塞非常進去,因為照 Rin Choi 對不同耳機位置量測的結果,Apple 是針對一般人的佩帶方式最佳化,而不像 ER-4 系列預設要塞到軟骨後面的第二個耳道彎道

為了了解失真到底有多少,我用 expression tone generator 寫了幾個帶不同百分比三次諧波失真的單頻音,基頻分別是 1kHz 和 3kHz。理論上三次諧波會讓人感受到不舒服、煩躁,但是我在這邊測試的重點是用我的聽力去試試看我能區分的出來不一樣的百分比是多少,因為總體噪音來自於耳機的失真和我外加的失真,當前者大於後者的時候無論怎麼外加失真的量,聽起來應該都會差不多,只有當外加的量大於本來的失真的時候,聽感才會有明顯的改變。我在下面的聆聽測試中,就是專心在找那個聽感的改變點。

以我自己的情況是,有一個特定的音量我最失真最敏感,音量開更大的時候我就完全聽不出來差異了。我也不是人體音量計,到底這個音量是多少分貝我也說不准。但是用這個敏感的音量聽德佛札克的新世紀第四樂章而言,音量是小於我心目中的現場音量不少的。我試過一次先放第四樂章調整音量,然後用那個音量聽噪音,真的是不小心就會聾了!千萬不要學我這樣幹。

以 1kHz 而言,我約略可以聽出來 0.5% 和 0.3% 的不同,而根據 Rin 串接 100 ohm 的量測結果,1kHz 的失真在 0.2% 左右。我的聽力結果和他的量測這之間的差異有兩個可能,第一是我對 noise 沒那麼敏感,第二是我對「增加的失真」沒有那麼敏感,第三是 100 ohm 和 80 ohm 的失真有差到這麼多,但我相信這樣的聽力測試至少找到了失真的上限。不過用 Klipsch x10 接 UCA202 聽,我可以區分出 0.1% 和 0.3% 的差異。

以 3kHz 重做這個測試,我約略聽的出來的是 1%。大概可以推估說失真和他量測的相差沒有太多。用輸出阻抗 2 ohm 的 HTC One,關掉所有音效聽這些外加失真的單頻波,不論有沒有接 33ohm 電阻,大約都是在 3% 的時候可以明顯區分。


實際聽音樂的時候,33 ohm 接在 T410 的 3.5mm TRS 輸出上,聽到的鋼琴比接 UCA202 總共 80ohm 的時候要來的厚實。對照 Rin Choi 的圖,這可能是 2dB low-shelf 的差異。至於失真的部份,聽大多數音樂的時候其實都沒有感覺的。但是這也可能是因為我沒有什麼高級耳機可以對比的關係。我認為以這個價位,這隻耳機沒有對手啊!

2014年5月17日 星期六

小空間喇叭擺位 - 多反射音

延續前兩篇《小空間喇叭擺位 - 衰減常數》《小空間喇叭擺位 - 反射音量和延遲時間》 ,這篇接著討論怎樣的反射音有可能帶來好處。

首先是 Fig. 9,用語音的清晰程度來評分反射的方向和延遲。結果是延遲愈少清晰度愈高,而無論是多少延遲,都是以 60度 (我猜這是該實驗最大的角度) 效果最好。Fig. 12 用樂曲測試來自不同方向的延遲聽者的評分。結果是 40 - 90 度效果比較好,但這和樂曲有關,該測試中的兩個樂曲一個在 90 度最高分,一個在 90 度沒有特別影響。

結論:來自側面的反射很重要,但是一般房間的反射音量不夠大、延遲也不夠久。Toole 以此論證多聲道的潛力。對我來講,則是讓我對 Dipole 喇叭愈來愈不理解。到底為何 Dipole 喇叭能從聽感空間裏面消失呢?!Dipole 的重點不就在於消除側牆音、強化後牆音?

Fig. 14 in "Loudspeakers and Rooms for Sound Reproduction - A scientific Review" by Floyd E. Toole

多反射之下的 Fig. 6 會變怎樣呢?Toole 直接在兩個模擬的客廳重做了這個實驗,結果為 Fig. 14. 我們可以看到這幾條曲線變得比較平坦,甚至是連感受到有變化的曲線都變得平坦。但是不同的模擬客廳被聽出來反射音的絕對音量有所不同。而且音像變大和被聽出來所需要的音量差距變小了。

Toole 在這個小節的結論是: "The basic audible effects of early reflections in recordings, therefore, seem to be remarkably well preserved in the reflective sound fields of ordinary rooms. There may be reasons to attenuate early reflections within listening rooms, but this, it seems, is not one."

我們就算在一個客廳裡,也是可以聽出來錄音本身的空間音!要注意的是,Precedence effect 是針對音源的方向性,反射所造成的音染、音量增加,我們都還是會感受到的。早期反射最糟糕的狀況就是造成音染,而好的影響則是音像變大、語音辨識度提高。


我自己的推論是,針對早期反射使用散射而不是吸收,也許有潛在好處。一來是一個很多吸收的小空間,我們的大腦會傾向無響室的處理,這時候只要有一點點反射音我們就會聽出來 (Fig. 6  vs. Fig. 14)。相對的,如果是一個正常的客廳,我們反而不容易聽出來有反射音!二來是擴散可能可以降低音染。音染的來源是反射來自於固定延遲造成的 comb filter,透過真正用大質數設計的擴散板,只要深度夠深、寬度夠窄,就有可能增加延遲的分布,進而降低 comb filter 和音染。

在我自己的試驗中,把喇叭 toe-out 之後聲音的空間感有比較好。我推論是因為 toe-out 之後喇叭的輻射場型在側牆方向增加不少、又降低了直射音量。如此一來一往可能就讓側牆反射高到足以造成音像增大的效果。

十分可惜這些實驗都針對比較大的延遲,對於 10ms 以內的延遲著墨不多,這才是小空間會遇到的狀況啊!

2014年5月8日 星期四

小空間喇叭擺位 - 反射音量和延遲時間

延續上一篇《小空間喇叭擺位 - 衰減常數》,這一篇我想把重心放在反射音上面,尤其是啟發我非常多想法的圖六。話不多說,直接上圖。Toole 中間用的很多文字討論反射音的各種影響,非常建議仔細閱讀思考,但是這邊我只擷取討論音像的部分,也加上很多我個人的理解和詮釋。


Fig. 6 in "Loudspeakers and Rooms for Sound Reproduction - A scientific Review" by Floyd E. Toole

這張圖橫軸是反射音的延遲,縱軸是反射音的音量。直射音為 0dB。最下面這條曲線是聽不出來有反射音的曲線。上面那條是音像聽起來變大的曲線,再上面兩條幾乎重疊的曲線,則是反射音聽起來像是來自另外一個喇叭的曲線。最上面那條則是反射音和直射音的音量聽起來差不多大的曲線,也就是有名的 Haas Curve。這些曲線代表的其實都是同一個現象,那就是我們的聽覺主要是被直射音影響,現在這個現象稱為 "Precedence Effect"。Haas 的結果告訴我們,反射音要非常大聲才會聽起來和直射音音量一樣,而且相對於不同的延遲,大概都是要大聲 10dB 左右。

剩下幾條曲線就非常有趣了,整體而言隨著延遲越多,越小的音量還是會有影響,斜率大概是 -30dB/80ms。這表示隨著音響室越大 (延遲自然大),越需要吸收反射音,否則反射音很容易被聽出來。這也是我去聽室內現場 Rock 演唱會的心得:音效非常好,但是很明顯是來自於兩支喇叭。不過這裡的討論是針對小空間,當空間大到一個程度,我們就該改用音樂廳的設計方式來調整出 diffused field 讓房間裡的大多數人都有足夠而清晰的音量。

那反射音量到底會多大呢?這受到好幾個參數的影響,牆壁材質、喇叭到側牆的距離、 喇叭本身的輻射場型。讓我用最理想的模型做個估算。就還是假設為全向性點波源,先考慮全反射的側牆造成的反射音量。假設聆聽位置到喇叭連線的距離是 d,正三角形擺位、喇叭離側牆的距離為 h,那可以畫出下面這張圖。其中虛線的星星是利用 Image Theory 求得等效反射波源的位置。

只有一面側牆造成的反射音。

用畢氏定理就可以求得喇叭和鏡像喇叭到聆聽位置的距離,兩個距離可以透過 -3dB/dd 的方式得到音量差,兩個距離的差則可以轉換成延遲的時間。結果如下圖:

離側牆不同距離造成的影響。三條線分別代表喇叭連線到聆聽者的距離。

首先我們可以發現,在我這樣的假設情境中側牆造成的反射音時間差和喇叭到聆聽者的距離關係很小。主要是由喇叭到側牆的距離決定的。音量的變化就比較有趣了,距離越近的時候斜率越大。因此聆聽距離越小,喇叭離側牆可以不用那麼遠就有足夠的衰減,這大概就表現在 Near Field Monitor 的使用建議上。我家客廳聆聽距離大概是 2.5m,左聲道離側牆只有 40cm 左右,右聲道距離牆壁約 1.5m,因此左聲道對應的是 (2ms, -1dB), 這大概是略高於會聽到有另外一支喇叭的曲線。我的右聲道對應的是 (6ms, -2.5dB),這位置大概是略高於音像變大的曲線。

以這樣的估算來看,我應該在左聲道的側牆加上 5dB 以上的吸收,聽起來就不會像另外一個喇叭在牆外。另外一個觀察是反射音量肯定是低於直射音的,因此注意圖上這些曲線和 0dB 的交點,可以發現 3ms 是個非常關鍵的延遲。只要側牆離喇叭有 75cm 以上,聽起來就不會像是牆外有個喇叭了。

複雜的圖,但是簡單的結論:「喇叭離側牆至少 75cm」 。至於喜不喜歡音像變大,這就是個人口味的問題了,不喜歡的話就在側牆增加一些吸收,讓初階反射音低於最下面那條曲線。另外一個方式是使用大質數做出來的大面積無方向性擴散板 (並排多個小質數擴散板會造成整體擴散有方向性)。但是絕對不能完全沒有側牆反射音,這是我們判斷距離最重要的工具。無響室放出來的聲音是沒有距離感的 (請看Toole paper 的 Sec 2.2)。

以上是一個反射音的狀況,多個反射音、反射音來自的角度、和重低音配置,下次再說~~


2014年4月27日 星期日

小空間喇叭擺位 - 衰減常數

在網路找到 Floyd E. Toole 寫的一篇 review paper,主題是 "Loudspeakers and Rooms for Sound
Reproduction - A Scientific Review*",內容非常精彩,對於一般家用空間的喇叭設計、擺放,有很大的啟發,我決定分幾篇 blog 分享我閱讀後的心得感想。


Fig. 2 in "Loudspeakers and Rooms for Sound Reproduction - A scientific Review" by Floyd E. Toole

我們先想像一個在戶外開放空間擺在地上的理想喇叭 (同時可以朝所有方向輻射能量),我們把離喇叭固定距離 R 的一個球面畫出來,根據能量守衡,所有從喇叭發出來的能量,在固定時間 R/c ( c = 340m/s @ 攝氏 15 度 ) 之後,必定要通過這個半球面 (先簡單的假設地板不會吸收能量)。因此,隨著距離增加兩倍,球表面積增加4倍,所以單位面積通過的能量只有原先的四分之一。能量的衰減要換成 dB 用的是 10*log10,這就是 -6dB/(double distance) 的衰減,也就是 Fig. 2 裏面那條 direct sound 的線。

這條趨勢線對應的是,一個聆聽者離所有牆面都很遠又離演奏者很近時,他改變距離時音量的變化。但是在傳統音樂廳裏面,重點在於讓所有人(無論距離) 都接收到的足夠的音量,這樣才能清楚的聽出來台上的人發出的聲音。因此,音樂廳的設計是要利用牆面的形狀和大小,讓所有位置在「統計上」有類似的音量。這就是為何 Fig. 2 在距離很大的時候,音量並不隨著距離而改變了。音樂廳設計的時候,第一排所在的位置必須在  "critical distance" 以上,這個距離和頻率、樂器的指向性都有關係,先不與詳細的討論。

這個現象又隱含了另外兩個意義。第一,聽眾和指揮聽到的聲音會非常不一樣,指揮聽到的幾乎是直射音 (direct sound),我們聽到的是散射音 (diffuse field)。第二是我們在音樂廳裏面享受到的音樂,其實都是反射音啊!搭配我們大家的現實經驗,戶外不插電演奏其實聲音並不好,太乾了。這似乎暗示我們適當的反射音是必要的。無論是錄音師在高級音樂廳錄下來的當時現場反射音、混音師加上的 delay/reverb 效果,或是我們擺放喇叭所在的空間,本身的反射音。

當代的錄音室設計是把所有反射音都吸收掉,全部交給混音師人工製造。但這並不是錄音的唯一選擇,在一個高反射/散射的環境裡,如果聲音本來聽起來就很漂亮,直接這樣錄也是一個選擇啊!以迪士尼放出來的 Let it go 25 國語言錄音為例,加泰隆尼亞語 (Catalan) 就是在音控室而不是錄音室錄的。

Fig. 4 in "Loudspeakers and Rooms for Sound Reproduction - A scientific Review" by Floyd E. Toole
但是我們的客廳又不像音樂廳這麼大,到底聲音是怎麼分佈的呢?量測結果告訴我們是 -3dB/dd 的衰減。這其實跟居家環境天花板相對低有關係。我在開頭的時候以戶外的球面擴散為例,推倒出 -6dB/dd 的衰減。其實室內環境也是可以用類似的方式推導出來的。想像我們的地板和天花板都是結實的水泥,而且面積非常大。這時候能量無法透過上下傳播出去,只能在這個夾心中間往水平的方向傳播。圓柱面積和半徑成正比,我們就得到了 -3dB/dd 的衰減常數了。

類似於音樂廳的例子,當我們離喇叭距離很近、離天花板和地板都很遠的時候,聽到的當然是直射音的 -6dB/dd,等到距離退到一個程度之後,則變成 -3dB/dd。以這張圖的量測結果,距離遠到六七公尺都還是符合這個衰減常數的。

以上是第一部份,表達了反射音的重要性,以及在不同空間環境下,音量和距離的關係。有很多學者利用無響室研究了反射的音量、延遲時間對於聽感的影響,下一篇我想討論如何利用這些學理結果,來理解居家環境中的反射音。

2014年4月26日 星期六

喇叭系統升級

不知不覺,《我的第一套音響》,居然只有那個 Sure Electronics 的 Class-T 還在服役,其他的部份都全部換掉了。這篇就紀錄一下升級的過程。


空心磚加書當作喇叭架

首先是喇叭,原先的那對喇叭疑似 Boston Acoustic 的子品牌。愛聽古典音樂的朋友跟老婆都說高頻延伸不足。另外是低頻嗡嗡作響,不管有沒有塞住那個低音反射孔都一樣。老婆的發燒友朋友送了我們 Tannoy 601p 這個監聽喇叭,真是天壤之別!

當初裝起來聽之後,覺得高頻延伸好很多、低頻量感變大又不會嗡嗡作響。想不到一個 $120 的喇叭居然可以這麼棒,相較之下之前那對差不多價位的喇叭真的會想丟掉。上網查了 Tannoy Reveal 601p 的資料,我第一個注意到的是居然有標失真是 0.6% 耶!想不到居然這種價位的喇叭會把這種關鍵數據直接放出來,雖然不是更完整的在不同功率下對不同頻率的失真數據,想想看有多少價格數倍於此的喇叭不會給你任何失真數據,就感受到這真的是做給混音師用的喇叭,標示實在啊。

喇叭本身的設計也很有趣,高音單體可以到 30kHz,我們當然聽不到這種聲音,但是理論上可以讓相位反應更平坦。高音單體附近有橢圓形的聲學波導,來控制高音單體的輻射場型 (音響領域把這個叫作 dispersion,我還是不習慣用這個字眼)。而箱體的四周有導角,來降低面板造成的繞射和散射。我在網路上找到的頻率響應量測圖也是非常平坦,沒有任何額外加入的調音。至於低頻,為一個二音路喇叭就不用太強求。在我家的小客廳放測試片,60Hz 的音量還是可以的,以勉強能聽到的音量做為標準,可以到 50Hz。我實際感受到的低頻沒有他測的這麼慘。

低頻是房間和喇叭互相影響的結果,用 waterfall plot 會是比較好的分析工具,而且擺位、室內傢俱、量測位置等等都會有影響。網路上的頻率響應圖在這麼低頻,其實參考價值不大。如果能找到低音單體的 TS 參數,可能還比較有意義一點。


裸板的缺點就是會積灰塵

訊源部份也從原先的筆電接 Behringer UCA202,換成了 Raspberry Pi 加上 Creative Sound Blaster X-Fi Surround 5.1 Pro USB。Raspberry Pi 無風扇、極度輕量化的作業系統,除了沒有筆電風扇的噪音,理論上 jitter 的表現應該能比較好。X-Fi 5.1 Pro 則有 24bit/192kHz 的能力,底噪也比 UCA202 好上很多。沒有放音樂的時候聽到的底噪是電源的表現,因為音效卡在沒有播放訊號的時候,會把輸出直接短路。沒放音樂的底噪 UCA202 和 X-Fi 5.1 聽起來沒差,表示兩者電源處理都有一定水準。而播放一段全部是零的 wave 檔,這時候比的就是 DAC 本身的底噪,X-Fi 5.1 這時就狂電 UCA202 了。

擴大器的電源也升級,從原先的雜牌萬用筆電電源,換成 Mouser 上面買的足 100W 的 28V plug-in power supply。所有 Class D/T 的擴大機,都需要相當的電壓。低電壓的時候輸出瓦數不足,而且失真也比較大。其實 TK2050 能承受 40V 的電壓,可惜 Sure 的電容只用到耐 28VDC 的。電源提升之後帶來的改善是非常明顯的,但到底是因為足瓦數還是因為高電壓,這其實很難說。對我來講花個 $70 能有這個大的提升,我是很滿意的。願意自己裝箱的話,交換式電源每塊錢能買的瓦數比較多,甚至還能有主動 PFC 控制,像是 Mean Well 出品的這台。升級電源的另外一個好處是,我原先在《Sure Tk2050 4x100W 低價位擴大機》量到的 80kHz 雜訊就不見了!可見雜牌萬用電源,濾波器大概有被偷料。反正 Zobel filter 的電容和 1W 電阻都買了,我還是把它加上去。

因為 X-Fi 5.1 只有數位音量,我把線材從原先的 3.5mm 轉 RCA,改成直接用 RCA 線 。我猜原先的那條 3.5mm -> RCA 應該蠻爛的,改用 RCA 之後發現電源底噪有改善。推論是 3.5mm -> RCA 的串接電阻太大(接頭處理不良),使得一些訊號的回流電流跑去走電源路線,而把雜訊帶進來。也因為出於好奇,買了一條 $20 的 C2G RCA cable。老實說和一條 $5 的雜牌線沒差。當然我的線都非常短,只要接頭有處理好都不是問題。要是線非常長,線本身的電容效應就會讓高頻衰減了,這時候還是買 XLR 吧。可惜低價位的 DAC 輸出肯定只有 RCA 沒有 XLR,需要很長訊號線的人,系統就要花大錢了。中間串兩個主動式的 DI box 配上愈短愈好的 RCA cable 是個將就用的選擇。

可惜 Tannoy 新出的監聽系列沒有被動的喇叭了,全部是主動的, C/P 值就沒那麼好啦。

2014年4月6日 星期日

菜鳥煮咖啡 - 法壓壺

會想自己煮咖啡純粹是因為去外面買好貴,在咖啡廳點單品咖啡好一點的都要三塊美金以上,所以決定自己試試看,一切以便宜為最高原則。

1. 咖啡豆
兩周以內的新鮮烘培咖啡豆,就我所知是好咖啡的最基本要求。我一向在 Central Market 買Austin 本地的咖啡烘培商 Third Coast Roasting Company 的豆子,但是最近發現直接跟他們買是超市價格的七折而已啊! 但是我的用量很少,為了確保兩周之內就會去買新豆子,還是繼續在 Central market  一次買四分之一磅就好。

2. 水
Austin 有科羅拉多河流過,中間用水壩攔起來叫作 Lake Austin 做為自來水的水源,之前跟朋友去湖上玩水的時候不小心喝過幾口,其實是挺不錯的。但是家裡水龍頭出來的味道就差了不少,還是用 Brita 濾過之後才拿來煮咖啡。

3. 磨豆機
現磨也是好咖啡的基本要求。有電動 Burr Grinder 當然比較好,速度快、磨豆均勻。但是我的用量很小,不想把咖啡長時間放在磨豆機裡,我比較喜歡把豆子裝在大的夾鍊帶放冰箱。因此我選擇的是手動 Ceramic Grinder,用的是類似 Hario CeramicKuissential,價格便宜不用 20USD。

這種設計的手動磨豆器,通常細磨的品質都不錯,但是要磨手沖或是法壓壺用的粗粉的時候,通常會有太多細粉。原因是這類型的設計以改變軸心高度的方式來調整粗細,設定為粗磨的時候中軸會搖晃。Orphan 還有出改裝套件,但是我買的便宜 Kuissential 似乎不能裝,而且新的有蓋子的 Hario Ceramic 似乎也不能用,殘念。

沒關係,無法從下面以另外一點固定中軸,我自己嘗試把中軸上面的部份加粗,想透過增加中軸和支架的接觸面積來提高穩定性。不過實際嘗試之後發現,上面的塑膠支架內緣並不是平滑的圓筒狀,而是圓椎狀。在調整高度的時候,無法做到穩定的控制間隙,所以我怎麼加粗都不實用。

結論:我有時間的時候就過細篩,留粗粉泡法壓。

4. 咖啡壺
因為便宜是一大考量,因此用 IKEA 的法壓壺。IKEA 出品的似乎沒有特別便宜,只是這是接手朋友的不用成本。也一度想要在家便宜煮出 crema 而在看 Bialetti Brikka,但是我喝的少,花 50USD 買壺似乎有違便宜喝咖啡的初衷,就跳過了。

法壓喝了一陣子之後,才學到手沖比起法壓有個明顯的優點,就是沖泡時間和水量能有比較好的依據。只要水開始明顯的滲透速度變慢,就不需要再繼續加水,因為這時候出來的咖啡品質已經變差了。但是手沖壺、濾網、濾杯也都是成本啊,還是跳過。

5. 沖煮方式
我的沖煮方式是首先用電動熱水壺燒 Brita 濾過的水,水量大約是最終咖啡量的兩倍左右。一來是咖啡粉會吸水,二來是我會先用熱水暖壺和暖杯。這時候邊煮水也開始磨豆子。我沒有精確的電子秤,因此用量匙做為工具,我的基本比例是 500ml 的水配上三平匙的豆子,對大多數人來講這應該是很淡的比例。

水滾了之後,先倒入法壓壺暖壺,之後把濾網下壓上拉幾次,確定整個壺都被蒸氣燻熱之後就把熱水倒入咖啡杯裡暖杯。同時打開熱水壺的蓋子讓他降溫,我通常是給它降溫一分鐘。

降溫夠了之後,快速的把磨好的咖啡粉倒入壺中,高舉熱水壺讓水衝入壺中。高舉的用意是讓水和咖啡粉能在壺中擾動攪拌,這樣省去我另外攪拌的功夫。之後蓋上蓋子但是濾網完全不壓下!這個用意是讓咖啡粉可以被蒸氣蒸燻。等一分半之後把濾網壓到液體一半的高度,目的是浸泡蒸燻過的咖啡粉。一分半之後就把咖啡杯裡的熱水倒掉,把濾網壓到底然後倒咖啡到杯中。

6. 調整
要用法壓泡咖啡,能控制的變因有研磨粗細、水和粉的比例、水溫、浸泡時間。

水溫是比較容易判斷的部份,我用的降溫的時間從三十秒到三分鐘不等。等愈久水溫愈低,泡出來的咖啡愈不酸 ,比較適合輕烘焙的豆子。要注意的是這裡的酸是醋的那種酸:sour,而不是水果的酸:acid,後者是某些咖啡豆本身的特色。

我的總浸泡時間只有三分鐘,以網路上搜尋到的文章來看,這是偏短的。有些人泡法壓會浸泡五到八分鐘不等。我的短浸泡時間概念來自於手沖,如果過度萃取的咖啡是不好的,那我寧可萃取不足也不要過度萃取。這部份其實是個人喜好,買了新豆子可以嘗試看看兩分鐘和六分鐘的版本,調整一個自己喜歡的萃取濃度。

如果說長時間浸泡會過度萃取出「不好的味道」,那要調整「好的味道」的濃度,那就是靠水量和咖啡粉的比例,以重量來計算,有人說 10:1 ~20:1 都是可以的,就看個人對咖啡濃淡的口味。如果你是重口味愛好者,那法壓大概無法滿足你的需求,磨卡壺甚至是家用 Espresso 機器才是你的目標。

研磨粗細會同時影響好的味道和不好的味道,愈細的粉對於浸泡時間的拿捏會愈計較。加上 ceramic grinder 要精細調整研磨粗細有點難度,因此我是固定在一個相對粗的位置之後,就沒有去動它了。口味上以上面講的:水和粉的比例、水溫、浸泡時間來調整。

2014年3月20日 星期四

RaspyFi 進化版 - Volumio

VolumioRaspyFi 原班人馬繼續招兵買馬之後推出的 distribution,除了 Raspberry Pi,也支援其他不同的硬體,像是 CuBox,網站上也有硬體選擇的推荐。我自己是對 CuBox 很有興趣,一方面是外觀小巧,二來是支援 Gigabit Ethernet,做為 NAS 應該不錯。

之前試用過 v1.1 beta,爆音很多而且執行速度變慢很多,我就沒有寫文章討論他了。現在出了 v1.2 beta,特別的是採用新的 USB driver,也許對爆音能有點改善。

Volumio 比起 RaspyFi 主要是設定上更方便,像是 Samba 已經把外接硬碟設好了,透過網頁介面可以直接修改 mpd.conf 的內容。

可惜還是不支援 soxr,如果不想自己編譯 soxr,又願意相信我的話,就直接下載吧。下載之後把兩個 lib 檔放在 /etc/usr/lib,把 mpd 放在 /etc/usr/bin。最後就是修改 mpd.conf。



很神奇的是在這個版本可以用到 192k 雙聲道,我之前用這個設定會有爆音!另外一點是 soxr 省資源到很誇張的程度。我用 wave 檔直接輸出,mpd 佔 CPU 固定在 17.5%,設定 192k 之後,mpd 佔 CPU 則是固定在 25%。這次的 USB driver 真的有穩很多,可以一邊下載檔案到外接硬碟裡,同時又維持播放音樂。這在以前可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要把 USB 改成 async 提高傳檔案速度的話,則是修改 /etc/usbmount/usbmount.conf,把其中的 MOUNTOPTIONS 中的 sync 改成 async 就可以了。

最後,查資料之後發現,MPD 的軟體音量是有實作 dither 的!原始碼中有調用 PcmDither.cxx。

Volumio 讓事情變簡單好多啊,只要這樣就搞定了,聽音樂啦!